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简介 > 正文

横向科技项目跳槽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牵头、高德利教授主持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复杂油气田地质与提高采收率技术(二期)”圆满完成了“十二五”项目合同任务,在地质理论、复杂结构井工程设计控制技术、油田开采后期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这个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新增产值超过60亿元,对实现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增储上产”的宏伟目标发挥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这个项目怎么就这么厉害呢————

  它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

  该项目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组成项目,于2011年1月启动实施。

  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随着大中型油气田大都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而新发现的油气储量又大多属于低渗透、非常规、深层、深水等难动用储量,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正面临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挑战。如何经济有效地开发复杂油气田,是项目立项时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

  针对低渗、非常规、盐下及老油田等复杂油气田高效开发问题,以及塔里木、渤海湾等盆地的油气勘探问题,以高德利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研究团队在“十一五”攻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创新研究与实践。

  它拥有怎样的科研团队?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浙江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12所高校的195名教授和副教授参加了项目下属六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该项目受到了各相关承担单位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以石大校长张来斌为组长、各课题责任单位高校主管副校长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设立了项目跟踪专家组,制定了《“复杂油气田地质与提高采收率技术”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等,对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保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它取得了哪些创新突破?

  建立了中国西部复杂冲断构造三维精细解析理论技术体系,以及浅水-较深水薄互层砂体系统沉积模式与评价体系;发展了复杂油藏精细地质建模及剩余油分布预测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套低渗-特低渗油藏工程方法及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建立了一套复杂结构井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发明了磁导向钻井随钻测控系统、仿生钻井液体系等,形成了复杂结构井定向钻完井理论与设计控制新技术;研发出新一代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系统2.0版本。

  

  

  

  它的研究成果有多丰硕?

  截止2015年底,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在专利申请、相关学术论文发表、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多项科技奖励;同时,通过项目实施促进了人才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以高德利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入选2012年度国家自然学科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015年底又获延续资助)。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获研究成果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完成的研究生培养情况

  

  

  

  以高德利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入选2012年度国家自然学科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015年底又获延续资助),这在石油系统尚属唯一。

  它产生了哪些实际效益?

  该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多个油气田获得现场试验与应用,为目标盆地油气勘探提供了有效地质评价,为低渗透等复杂油藏的精细表征与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撑,为超过50口复杂结构井优化设计与钻完井作业提供了新技术支撑,在多个目标区块推广应用了新一代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系统2.0版本。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新增产值超过60亿元,对实现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增储上产”的宏伟目标发挥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看到这,你是不是也想由衷地说一句科技就是生产力哇?

  主页菌已经又一次坚定了认真搞科研的决心,一心一意为祖国献石油啦!

  来源:科学技术处

  大家都在看

  今天,所有石大人都应为他们点赞!

  厉害了!我们的新生运动会

  石大官微

  编辑:袁宪宪

  责任编辑:张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