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医学科研成果网站有哪些

  1月14日,我国医学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华医学科技奖揭晓,我校附属一院院长周蒙滔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难点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据悉,此次全国共有83项医学科研成果和1位获奖人荣获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其中一等奖仅8个。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竺,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沛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向获奖代表颁奖。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常被称为“生命杀手”,它高发于青壮年,起病急骤,一旦发病,胰液外渗,胰酶提前激活,胰腺组织就会被当做“食物”消化,可在短时间内引发全身炎症,造成多个脏器功能衰竭,严重的就可能导致死亡。由于该病病理生理过程复杂,病死率高达20%左右,一直是临床治疗的国际性难题。

  20年来,周蒙滔教授团队以降低病死率为目标,重点围绕早期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与后期胰腺坏死继发感染这两个病死高峰展开研究,创建了突出“主动预防”“抢先治疗”“精准化救治”的综合防治体系,使患者病死率由20%下降至4.6%,住院时间从几个月缩短至20余天。

  创新医疗技术直击目标

  从源头预防多脏器衰竭

  

  重症胰腺炎病程存在两次病死高峰。第一次发生在发病后1周,由胰腺坏死导致全身出现过度炎症反应,最终发生多器官衰竭致死。这类死亡占胰腺炎总死亡64.9%,胰腺坏死从启动到彻底坏死约需要10天。周蒙滔说:“这10天就成为治疗的窗口期。”只有从源头上用药物控制胰腺坏死,才能控制疾病的下一步进展。

  针对这一救治难点,研究团队创建了“SAP-MODS综合防治体系”,根据疾病进程中的3个不同阶段,从源头上控制胰腺坏死、全过程主动预防过度炎症反应、建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科学预判体系。研究团队创造性地运用区域动脉灌注法取代传统的静脉输液,将导管插至胰腺供应动脉给药,让药物“直捣黄龙”,巧妙地克服了顽固的“血胰屏障”,使胰腺组织的药物浓度大大提高,从而有效控制胰腺组织坏死。但控制胰腺坏死并不能完全阻止多功能器官衰竭。对此,他们首创SIRS(过度炎症反应)调控技术,通过药物诱导细胞改变死亡方式,实现了由会放大炎症的“坏死”向安全的“凋亡”方式转变。通过人工合成炎症后期才出现的、能够促成炎症消退的“脂氧素”来抗击早期的炎症反应等手段,关上了病程进展的“水龙头”,让疾病的发展“止步”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阶段,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此外,研究团队还创建了“分类回归树模型”来预判胰腺炎病变的严重程度,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判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对哪些患者会发生持续性器官衰竭做出早期准确的判断,抢抓治疗先机。

  

  

提出预防为主兼顾防治

全过程无死角防控感染

  除第一次病死高峰外,还有30.5%的人会死于胰腺坏死继发感染,也就是胰腺炎第二次病死高峰。两次病死高峰死亡人数占总病死率95%以上。

  如何防治感染期引发的死亡呢?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出现坏死继发感染后,就进行开腹手术,其结果就是要多次手术,而且手术费用高,大部分患者死于治疗的过程中。

  针对第二次病死高峰救治难点,研究团队将防治策略由传统的“治疗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兼顾防治”,提出“减少胰腺坏死-中药疏通胃肠道防菌群易位-早期肠内营养-区域动脉灌注抗生素进行局部杀菌”的四联预防策略,研究出一套包括“强控坏死”“早期营养”“防菌移位”“局部杀菌”等一系列治疗方案。同时,采用微创手段代替开腹手术对疑似坏死感染的患者和早期病例进行抢先治疗,建立手术时机抉择的量化标准。这些救治技术为患者搭建了“覆盖全过程”、“无死角”防感染屏障,通过项目试验,临床上患者胰腺坏死继发感染发生率从40%下降到5%,呈显著下降。

  

首创胆源性胰腺炎分型施治

命名四型2分法精细化诊治

  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在我国,由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超六成。其余原因包括暴饮暴食、酒精、高脂血症等。

  长期以来,国际上对于胆道疾病引发的急性胰腺炎没有相关分类和诊治标准。周蒙滔团队在研究中首次提出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分型,并命名了四型2分法,包括非梗阻轻型、梗阻轻型、梗阻重型和非梗阻重型。同时,该分型还根据胆管里是否有结石分再细分为a型和b型。

  经临床分型后,周蒙滔团队建立起胆源性胰腺炎分型施治方案,达到精细化诊治的目的。根据不同类型的胆源性胰腺炎,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急诊内镜手术、开腹手术以及区域动脉灌注技术进行对症治疗。

  

  

  目前,周蒙滔团队研发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系列技术已在全国多家医院推广应用,独创的救治体系也为其它危重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该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极大关注,经权威专家鉴定,是国内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领域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之一,多项原创性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研究团队先后发表科研论文189篇,其中SCI收录期刊32篇,总影响因子105.7分,并在TOP期刊《Gut》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14.7分)。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项目组成员执笔撰写了国内指南,参与国际指南制定。

  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黄丽颖 孙余丹

  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责编:苏怡倩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