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到几年甚至十几年没用过英语、没碰过英语的人,突然捧着厚厚的英语词典开始背单词;或者拿着一本辅导书开始背答案,抑或一连几个周末匆忙地赶去上考前培训班,不用说,这人十之八九是要评职称了......
对于参与过职称评定的人来说
职称就是一部事业“通关升级史”
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一方面,职称与收入和晋升挂钩,不得不评;
而另一方面,发表论文、职称英语、计算机考试等“硬门槛”又摆在面前,一关更比一关难。如何破解“一把尺量到底”的难题?
实行了三十年的职称制度
终于迎来了大改革↓↓↓
这些困扰你的问题,
未来都将会有变化!
1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详见结尾阅读原文),重点改革“唯论文 唯资历 唯学历”论,让专业技术人才获得更科学的评价和肯定。
职称制度涉及亿万职工
关系着职工的收入、待遇等切身利益
未来,《意见》中有哪些干货呢?
会对职工产生哪些影响呢?
完善职称评价方面有哪些举措?
围绕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实行
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
这些年,论文造假抄袭乱象频出,还滋生出论文枪手、论文买卖、版面收费的黑色产业链。
同时,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通过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合理
设置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
怎么评价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呢?在职称评定中“唯论文论”曾经是不少人的痛,而此次改革的重点也是放在了“论文不是评定职称的必要条件”这一点,取而代之,专利、科研成果、教案等等都将变成参评材料。
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放在了评价标准的首位。今后,评价人的工作能力,不再用“一把尺子”了!
意见要求:
职称
外语和计算机不作统一要求
要评职称,需要各式各样的条件,还要参加各种可能完全不想干的考试。
的确,像很多岗位日常用不到英语,考试仿佛是走过场。
《意见》要求:
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
但这里大伙儿要注意了,并非就是取消了这两项考试,和这两项能力相关的一些专业在评审职称时仍会考虑英语和计算机能力的要求。
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
高端
人才将不必“熬年头”
“论资排辈”被看做是职场晋升的“潜规则”,资历不够就别想升迁,业绩再好也得为年资更长的前辈“让路”。
在这种模式下,不少年轻人空有一腔实干的热情,却多次在现实中碰壁,然后选择等待,虚度了大好光阴。
意见要求:
倾斜
基层一线
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
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意见》明确哪些重点改革任务?
健全
职称制度体系方面
职称系列可根据专业领域设置相应专业类别。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建立职称与职业资格的对应关系,取得职业资格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
创新
职称评价机制方面
对特殊人才通过特殊方式进行评价,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单独评价。
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等制约,畅通职称申报渠道。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改进
职称管理服务方式方面
《意见》明确提出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
对于开展自主评审的单位,政府不再审批评审结果,改为事后备案管理。同时,建立职称评价服务平台,探索跨区域职称互认。
下放职称评审方面有哪些措施?
职称评审要化繁为简,“于法周全、于事简便”,减少交叉评价和“多头”评价,让专业技术人才少跑腿、少填表、少准备资料,减轻人才“被评价”的负担。
要避免“一放就乱”,对于不能正确行使评审权、不能确保评审质量的,将暂停自主评审工作直至收回评审权。
贯彻落实《意见》有什么部署?
按照《意见》要求,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配套措施,分系列推进职称制度改革。
3年内
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技工院校教师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
5年内
争取完成所有系列职称制度改革任务。
加强职称评审监管有哪些措施?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网站)、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辽宁号新媒体编辑:张经纬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