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章为本公众号(意识解密)原创文章,转载务必请注明来源和原作者信息!】
意识是科学上至今还未解决的超级秘密之一,包括意识这一概念本身该怎么去定义,业界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
人究竟是如何产生认知的?人究竟是如何触发各种行为动机的?人究竟是如何建构各种社会关系的?人的各种情绪是怎么触发的?人的价值观又是如何产生的?
这些典型问题不仅是关于人的意识问题,也是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同时,这些问题的解构也将为脑科学研究、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建构、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提供重要的逻辑参考。
可以说,意识问题横亘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隔阂将无法得到弥补,人们也很难将唯心的世界和唯物的宇宙有效串接起来。如果说科学上还有什么不可攀登的高峰的话,意识问题大概是其中最为神秘的一个。
如果你持续关注本大鱼号(意识解密),那么这一切将不会再神秘,本公号将计划用半年的时间,连续100篇专业的深度分析文章,来为你系统全面而深入的解析人的行为与认知的底层逻辑运算框架体系,并在各种过程中,领悟意识的本质内涵。
在展开讲解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将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意识的奥秘。
1. 你应该懂点生物学知识
虽然对意识产生机制并不明确,但是业界公认的一点是,神经元是建构意识认知的最基本计算单元。
了解一些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包括神经元的信号传导机制,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人的感觉系统、运动系统、组织系统等运作过程,可以给我们建立一个更客观的观察环境,从黑洞一般的认知宇宙思维中脱离出来,与实际的分子网络建立关联性,使得我们对意识的研究更显性化、更严谨化、也更加具有逻辑的一致性,这是确保研究富有成效的基础所在。
2. 你应该懂点进化论
人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也具有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还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从生物的进化过程来看,人的大脑同哺乳动物脑在功能结构上没有质的区别,当剥离人的智慧的一面,把人置于一个自然环境下的丛林世界当中,来探究其怎样去适应现实环境时,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的各种基本行为认知的存在意义。毕竟,人从茹毛饮血进化到现代人类不过数十万年,这在地球生物进化的历史当中仅仅只是一个极为微小的片段而已。
龙芯首席科学家胡伟武曾指出:“CPU是超复杂系统,超复杂系统只能走进化论的道路,在产业化实践中通过长期演进发展起来。”对比CPU来说,承载意识的神经系统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因此更需要进化论的思想。当代科技行业进化论应用最为普遍的就是软件开发行业,从初始版本,到基本功能版本,到试用版本,到初代版本,到迭代版本……在不断的试错中逐步优化升级。之所以要进行进化迭代,是为了更好的记录这其中走过的沟沟坎坎,知道哪些路径不可行、哪些方法不可靠、哪些结构不合理,这些经验的积累可以为后续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经验参考,如果没有这些历史印记,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需要在进行进化的话,就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对于神经系统来说也是一样,其中必然保留着最原始的版本影子,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演化,最终分化出了一个具有高级智慧能力的大脑。而破解意识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反向去解构人脑的进化层次的历史印迹问题。
3. 你应该懂点控制论
维纳是控制论的先驱,同时也是精通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工程学、哲学方面的跨领域天才。在其代表作《控制论》中,维纳提出了基于反馈控制机制来研讨人体的功能结构问题。
神经系统是一个超复杂系统,系统越复杂,威胁系统稳定性的趋性类型就越多,但实际上神经系统各方面是比较稳定的。一个复杂的系统要保持稳定,必然离不开层层的校验反馈和控制机制,否则系统就很容易失去控制。如果神经系统存在功能分层的话,那么每一个层次与层次之间,一定存在着严密的校验管控机制,使得系统的运转保持有效性,而校验管控的典型表现就是反馈环路。在神经中枢中,甚至是在最基础的感觉系统的感受器采集信号的过程中,都可以发现大量的反馈环路的存在,这些反馈环路既是控制信息精确度的体现,同时也是分化信号响应区间的基本机制,它们为构建复杂的控制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在控制论的思想方法中,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黑箱法。直接把意识当作一个黑箱,通过全面梳理意识的输入与意识的输出之间的关系,来找出所有的输入和所有的输出之间的内在联系性,沉淀固化其中有普遍性有代表性的逻辑关联,然后再用这个逻辑关联进行实例验证,如果很难找出反证,那么这个逻辑关联就可以用来作为意识这个黑箱系统的基本规律。
4. 你应该懂点经济学
这里所说的经济学不是当前已陷入死循环的计量实证经济学,而是二十世纪初以前那些经典著作,亚当斯密、马克思、李斯特、熊彼特、米塞斯、凯恩斯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学术素材。
经济学的启示在于,如何在极其复杂的环境参数下找出发展中的基本规律。神经系统实际上要比社会经济要复杂得多,在社会经济当中找寻一般规律,与在神经系统中找寻底层逻辑,两者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更关键的地方在于,一切社会经济现象的实际表现,都与人的行为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社会经济关系是个人的认知关系在更广阔要素空间的一种延伸。因此,从经济学当中理解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思路,对于研究意识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它们都是在有形和无形当中找寻单一或集群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和联系性。
5. 你应该懂点耗散理论
耗散理论是建构于热力学基础之上的。热力学开辟了将微观分子运动与宏观性质表现进行关联的一套方法论,它第一次嫁接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神经系统也有类似的问题,一方面它的微观层面与细胞相仿,可感知的信号可细微至光量子级别,而神经系统输出的却是对宏观世界的各种认知和行为表现,这也同样是两个世界的转换,要找出这其中的演化关联性,其难度可想而知。
普里戈金指出,基于一种超分子式的耗散结构,可以将系统的描述参数从分子级别扩展到宏观尺度,由此,输入和输出的联系性可以从结构体系入手。非平衡系统是有序性的表现,而维系非平衡的关键也在于其内在的结构体系,人体作为一个非平衡系统,在神经系统的组织下,呈现出了极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并且内嵌了许多固化的刺激响应机制,一种结构体系能够稳定的存续下来,是在新闯入者的不断锤炼下而成长起来的,人体的各种刺激响应机制也必然经历了这个过程。因此,通过反向推理其结构的原始表现,可以为我们打开研究意识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口。
6. 你应该懂点社会心理学
伯纳德·巴尔斯提出了全局工作空间理论,虚构了认知的一种可能表现结构;亚伯拉罕·马斯诺提出了人的动机理论,展现了人的内在需要的层次关系;丹尼尔·戈尔曼剖析了情绪的各种表现,提出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良方;古斯塔夫·勒庞研究了群体行为的典型特点,同时却认为群体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个体行为;戴维·迈尔斯绘制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全景图,细致解析了人们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影响他人;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了双院制决策思想,人有两套系统,一套进行快速响应,而另一套则进行深度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罗伯特·西奥迪尼给出了人的影响力因子,并呈现出了人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很多固有表现……
这些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分析模块,为我们深入了解人的行为认知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同时也催生了传播学、营销学等众多基于实践的大众科学。虽然它们都没能系统的解答意识的底层逻辑问题,但是在许多方面能够给予我们启发,因为这些视角,都在呈现同样的一种观点:人的意识虽然如黑洞般虚无缥缈,但是它依然是有规律可寻的,只是这个规律还没有成体系而已。
7. 你应该懂点哲学
西方的哲学是以神学和自然科学为基础,注重于对细节和差异的研究。而中国哲学是以人文为基础,注重于对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总结。严格来说,中西方哲学是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西方的哲学偏向于逻辑学,中国的哲学偏向于社会学。
对于意识研究来说,这两种方法都是很关键的。在神经元层面,从细节处不断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差异性总结归纳共通点,可以为我们更好的认知到神经系统底层的性质特点。而基于发展的思想,可以将两个不同宇宙的事物进行类比,只要它们都是向前演化的,只要它们都有类似的底层,那么它们也很大程度上存在类似的结果分化,基于这种类比可以打破意识研究的思想樊笼,为意识的底层逻辑建构各种可能性,然后基于这种可能性进行实证研究,那么问题就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当亲眼目睹了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的崩溃之后,怀海德创造了过程哲学,以期对永恒和变化进行调和,这算是西方哲学的一次转向。世间没有永恒性的事物存在,但不代表没有永恒性的关系存在,物质的存在性是以关系结构、关系体现为基础的,它是微观粒子的关系聚合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系是比存在性更底层的呈现。物质是一定要基于关系的,但关系不一定基于物质的,关系还可以基于能量,关系还可以基于过程。对于人的意识认知来说,它与机器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可以区分各种事物关系,而机器目前只能做到初始的对象识别,却很难做到对事物关系的解构,因此,破解意识的重要谜题之一,就是破解意识如何建构起对关系的认知,这个问题只有在交互过程当中才有答案。
8. 你应该懂点逻辑学
马克思曾指出,自己是黑格尔的学生。可以说,黑格尔的逻辑启发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肯定,否定,否定再否定”是典型的黑格尔三段论,这个看似简单的逻辑,实际上影射了人的基本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人的底层思维逻辑,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这个范式而建构起来的(在后期的意识解密当中,笔者将详细讲解个中缘由)。
黑格尔是辩证逻辑的奠基者,辩证逻辑是在关系基础上构建概念。辩证逻辑不要求特定的环境条件,重点关注于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呈现以及反向关系,并通过这种多维度关系论辩来深刻认知事物本身。与辩证逻辑相对应的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在概念基础上构建关系。形式逻辑的展开离不开对对象的限定和条件的约束,从而构建一个严格的自变量演绎环境,它对于静态参照系下的性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是深入分析复杂事物的好搭档,通过演绎提炼互动关系,反思事物本质,定性事物性状,得出事物概念,然后基于概念推导演绎事物变化规律,再通过变化关系辩证分析概念的定性是否恰当,并同步思考在定性的概念基础上演绎过程是否合乎逻辑,依次循环。这种一环套一环的相互反思论证过程,就是逐步淘汰错误逻辑和不当定性的过程,也是逐步收敛逼近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9. 你应该懂点人工智能
在许多专业领域,人工智能表现出了比人更为优秀的计算智能。许多人工智能的计算模型是基于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功能特点进行参照设计的,包括深度神经学习网络的几种典型学习模式(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迁移学习等),这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理解神经系统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样板。
例如W-GANs对底层校验的调校过程,揭示了神经系统底层的精确度应该控制在一个合适的程度,不应该太精确,也不应该太粗糙,实际上,人的认知底层也存在着对相关性校验的底层机制,它同样是介于聪明和愚笨之间,在应对危险性事物方面它有着极高的敏感度,在应对一般事物上又有着一定的耐心,所以,这种简单的一刀切使得意识的底层认知经常发生一些错误和误解,但是人的高层意识认知使得自身具备后期的纠错功能,来弥补底层校验机制所导致的问题。
gcForest给出了目前为止最为通用的计算框架,然而并没有理论去支撑这种结果表现。本公号也将从意识的结构层次上来为你解析gcForest为什么有效的背后理论依据。
实际上,解构意识问题需要的知识远不止这些,你还需要了解一些数字通信、信息论、管理学、物联网乃至工程设计方面的一些知识,它们都对理解意识的底层逻辑有所帮助。
虽然准备的知识很庞杂,但意识的结构关系体系实际上是较为简洁的,任何具备高中学历的人都可以熟练掌握它。
如果您想更深入了解人性,如果您想晋升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学专家,如果您想了解经济学或哲学的思维逻辑,如果您想在人工智能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您可以持续关注本公众号,笔者将为您层层揭开意识背后的深层次秘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